专家此前指出,该法案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公众利益,但不仅覆盖范围有限,许多内容也不够具体,监管起来颇有难度。这让如今的撤回似乎也不显得意外。 11月24日, 通讯部长米歇尔·罗兰(Michelle
Rowland)在一份声明中宣布,该法案将不会继续推进,因为在参议院“没有途径”。 SBS普通话在这一消息正式发布前曾采访到墨尔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,杨凡博士,她当时便对这项法案中的诸多内容提出质疑,并对潜在的效果表示担忧。而现如今,这一法案自2023年初步提出后再次被撤回,想要合理打击网络虚假信息,并平衡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依然是政府尚未解开的难题。 法案的初衷与挑战 杨凡博士在采访中指出,法案的初衷是应对虚假信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,尤其是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平台内容进行监管。然而,她强调,法案在多语言环境和执行层面上存在显著不足。他表示,监管机构和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主要针对英语内容,而非英语的虚假信息,特别是中文内容,常常被忽视,这让非英语社区成为虚假信息的主要受害者。 此外,杨凡博士还提到,法案将政府发布的信息默认为“真实信息”,但在实际情况中,政府信息本身可能因翻译错误或传播失误导致误导公众。例如,在新冠疫情期间,部分官方信息的翻译问题曾引发不必要的混乱。 言论自由与监管之间的平衡 法案被撤回也再次突显了言论自由与监管之间的矛盾。杨凡博士在采访中表示,法案默认通过严格监管消除虚假信息,但这可能带来对言论自由的隐性限制。虚假信息的定义和边界很难界定,如果执行不当,可能会影响公众对政策的信任,甚至让合法的言论被误判为虚假信息。 她还特别提到,政治广告和选举期间的信息传播并未被纳入监管范围,而这些内容往往对公众决策产生重要影响,这种选择性监管可能让公众对政策的全面性和公平性产生质疑。 未来方向 杨凡博士指出,当前很多虚假信息的监控工作依赖草根组织和多语言学者,但这些组织的人力、资金有限,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平台和语言。他建议,政府应加强与学术界和草根组织的合作,补充资源和技术支持,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监管。她认为,虚假信息的治理不仅需要技术,更需要跨文化的理解和多方的协作。 虚假信息的打击并非一蹴而就,而澳大利亚政府的撤回决定反映了这一复杂问题的棘手性。如何在保护公众信息安全的同时维护言论自由,依然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。 杨凡博士的观点提醒我们,任何立法都需兼顾多方利益,同时尊重社会中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特殊需求。法案的撤回或许为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,也为未来的政策改进指明了方向。 |